第二型糖尿病是什么?糖尿病的成因与常见症状

糖尿病 糖尿病的成因


  9

中国糖尿病人数居世界首位,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.6%,意味着,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,就有1位患有糖尿病,按照这一比例,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.14亿人。

中国糖尿病人数居世界首位,按最近的统计数据,全球糖尿病在20岁-79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8.3%,患者人数已达3.82亿,其中80%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。

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.6%,意味着,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,就有1位患有糖尿病,按照这一比例,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.14亿人,在中国,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仅为30.1%,有约8千万人不知情

其中有 90% 以上为第2 型糖尿病患者。什么是第 2 型糖尿病?怎么知道自己属于1型还是2型?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!


第 2 型糖尿病是什么?

一般来说,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发生阻抗时,葡萄糖会无法进入细胞、聚集在血液中,使血糖浓度升高,造成「糖尿病」。

根据发病原因不同,糖尿病又可分为第 1 型和第 2 型:第 1 型糖尿病是因为自身胰脏的 β 细胞功能受损,使身体无法自行合成足够的胰岛素,造成血糖异常;而第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脏仍有能力制造胰岛素,但因为以下两方面的原因,所以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,也就是说,第 2 型糖尿病就是以下两种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疾病


(一) 胰岛素阻抗

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,会让周边组织对胰岛素呈现阻抗现象,也就是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,进而造成身体内的细胞无法正常且有效的运作,让葡萄糖顺利进入到细胞内。


(二) 胰岛素分泌量不足

年纪增长、胰脏功能衰退,都会造成胰岛素分泌量不足,一旦分泌不足便无法降低或代谢血糖,来满足身体对于能量的需求,血糖也无法正常下降。

从以上的介绍可以发现,相较第 1 型,第 2 型糖尿病是因为后天的生活习惯等造成,因此除了胰岛素治疗外,仍有其他方式可以控制血糖,所以又称为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」。


第 2 型糖尿病的常见症状

一般常见的第 2 型糖尿病症状如下:

•   多喝

•   多吃

•   多尿

•   不明原因的疲倦或不适感

•   视力突然越渐模糊

•   伤口不易愈合

•   足部有针刺感

•   皮肤搔痒

•   体重下降

不过多数糖尿病患的发病初期,症状都很轻微或是完全没有症状,难以及早发现。因此定期做血糖检测,随时留意身体的的状况才是最重要的。


61WpMS0.png.jpg


第 2 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

要了解是否罹患糖尿病,可参考图表中的血糖的量测指标:

•   饭前空腹 8 小时血糖超过 126 mg/dL

•   饭后 2 小时血糖超过 200 mg/dL

•   随机血糖超过 200 mg/dL

另外当出现显著的糖尿病症状 (三多一少)时,也要尽早接受检查和适当的治疗。


第二型糖尿病.ai-02.jpg



第 2 型糖尿病的高风险族群

通常在确诊第 2 型糖尿病的前几年,就会出现血糖异常的状态,但往往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。因此要随时留意自己的健康状况,查看是否符合以下危险因子、属于高危险族群:

•   遗传

•   年龄

•   饮食生活型态不良

•   肥胖

•   缺乏运动

•   代谢症候群

•   妇女在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,或产下出生体重大于四公斤的婴儿

•  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

只要及早调整生活习惯、提前预防,还是能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。


第 2 型糖尿病年轻化

第 2 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通常在 30岁左右,但此疾病在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。近几年,青少年发病人口也逐渐增加。

这样的现象,和现代人往往「高糖、高热量饮食」及「运动频率较少」的生活型态有关。因此糖尿病不再只是中老年的疾病,如果没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即使是年轻人,也很可能是糖尿病的高危险族群。

不论什么年龄,学习在生活中降低致病危险因子,实时修正当前的生活习惯,才能及早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

第 2 型糖尿病的并发症

糖尿病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腹部肥胖,合称为「代谢症候群」,相互有一定的关联性。因此当糖尿病病状出现时,较容易并发其他疾病。

一般糖尿病症状是逐渐慢慢发生的,当糖尿病症状明显出现时,多达 20% 的病患可能已有器官的并发症。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如下:

•   心血管方面疾病,如冠状动脉心脏病、中风

•   视网膜病变

•   神经病变

•   肾病变

•   足部病变

糖尿病若没有适时的治疗控制自我照护,随时间与疾病进展,可能会发生失明、洗肾、截肢等不可恢复的并发症产生。


第 2 型糖尿病的自我照护

除了医护团队的协助,若要有效且稳定的控制好糖尿病,自己也需要做以下的努力:

•   血糖的自我监测 (SMBG)

•   饮食型态的修正

•   适当的运动

•   定期至医院回诊,遵从医师治疗

•   配合医生的糖尿病教育

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上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控糖达人!除此之外,也可以多与有经验的糖友讨论、交流喔!


相关内容
评论 0
上一页 下一页
我来点评
您还未登录,无法发表评论!